全球網路及安全領導者思科今日發布最新2024年度《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》調查,數據顯示僅5% 台灣企業在部署和運用AI技術有充分準備,明顯低於去年的19%。反映企業在採用、部署及充分運用人工智慧所面對的挑戰。當今市場瞬息萬變,業界亦預期人工智慧將對企業營運產生重大影響,因此企業人工智慧準備度的差距尤為關鍵。

【新聞照片2】思科亞太、日本及大中華區總裁Dave West表示,企業需具備現代化數位架構,以滿足人工智慧工作負載的電力與網路需求

 

《人工智慧準備度指數》調查以雙盲問卷形式進行,訪問亞太區14個市場中共3,660名領導者,包括200名來自台灣的受訪者。調查受訪對象來自擁有500名或以上員工的企業,他們負責其企業內的人工智慧整合和部署。調查以六大核心為主——策略、架構、數據、治理、人才及文化,全面評估企業的人工智慧準備度。

【新聞照片1】台灣人工智慧準備度相較去年大幅下降,今年僅5%台灣企業認為已充分把握AI潛力

 

主要調查結果

 

  • 所有核心領域的人工智慧準備度均有所下降,當中架構為主要痛點:基礎建設 (Infrastructure) 的人工智慧準備度下降幅度最大,在運算、數據中心網路效能及網路安全領域均存在不足。僅17% 台灣受訪企業擁有滿足目前和未來人工智慧需求所需的圖形處理器(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GPUs)。而僅有16% 台灣企業有足夠能力透過端對端加密、安全稽核、持續監測及即時威脅回應,保護人工智慧模型中的數據。

 

  • 企業正投資人工智慧,但報酬未達預期:過去一年,人工智慧已成為台灣企業優先支出的項目,43% 企業將10%30% IT 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項目。人工智慧投資主要集中在三個策略領域:IT架構(34%)、資訊安全(32%)、以及數據管理(26%)。企業期望實現的三項主要成果包括:提高系統、流程、營運和獲利能力的效率、增加企業收入和市場佔有率,以及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好的體驗。

 

  • 儘管企業已增加人工智慧投資,平均約三分之一的台灣企業表示在優化、輔助或自動化現有流程或營運方面沒有取得成果,或是投資報酬未達預期。

 

  • 渴望成功的巨大壓力:企業核心人員對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壓力和急切性日益增加。44% 台灣企業表示中階管理者及業務部門主管正主力推動AI部署,執行長及領導團隊(39%)和企業領導人及團隊成員(37%)則緊隨其後。目前,台灣企業正加快腳步增加投資以克服困難,迎接人工智慧驅動的轉型。調查顯示,23% 台灣企業預計在未來45年內將逾40% IT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投資,與目前表示將相同 IT 預算分配至人工智慧的企業(3%)相比,比例大幅提升。

 

企業明白自己需要做更多準備,才能有效運用人工智慧。39% 台灣企業將優化IT架構的可擴展性、靈活度及可管理性列為首要任務,進而提升整體人工智慧準備度。

 

【新聞照片3】人工智慧在去年已成為台灣企業的優先支出項目,其中主要集中於IT架構,其次是資訊安全和數據管理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秉陞 的頭像
    秉陞

    餅乾的 3C 札記

    秉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