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」已於811日正式開幕,位於桃園青埔的主展區規劃兩大主展館,其中「臺灣館」以「扎根與共榮:有客當靚」設計出「適應臺灣」、「豐富臺灣」及「共享臺灣」三大主題,並邀集北中南東14個縣市共同策展,從雙北市都會客沿著臺三線的桃竹竹苗、臺中到南臺灣六堆地區的高屏,再進入臺九線的花東,以及南投。雲林、臺南等獨立區域,透過縣市展區的豐富樣貌,一次看遍臺灣客家在不同時代的努力與改變,更看見臺灣客家的精神與活力。

臺灣館01

 

這次臺灣館以「有客當靚」為策展主題,藉由「適應臺灣」講述客家族群扎根臺灣的生活與文化,從「豐富臺灣」展現客家族群對自身乃至臺灣的貢獻與影響,在「共享臺灣」集結當代客家族群的自信與創意。

 

一進到展館,就可以看到「適應臺灣」區以稻草製成的大型天頂芎拱藝術裝置,象徵客家在臺灣的分佈與遷徙、傳統生活元素的梳理,裡面展示客家的飲食、工藝、音樂戲曲等各種文物,呈現臺灣客家的特殊性與在地性。

臺灣館02

 

在「豐富臺灣」區,則以大量紙張堆疊形式,承載客家族群在臺灣的社會、政策、產業及重要的人物與事件,展現臺灣客家的歷史性突破與貢獻,傳達客家改變並豐富今日臺灣的多元發展;在這一區可以透過實體書及電子書《臺灣客家名人錄》,找到具有客家血統或淵源的各領域名人。

臺灣館04

而來到「共享臺灣」區,策展人以旋轉互動吧檯裝置,展示臺灣客家教育、地方創生、文化等各領域的嶄新樣貌,也擘劃客家文化邁向未來的豐富性。不論是客家文學作品、音樂創作、影視觀賞,都能讓人對融入現代的客家文化有更多的認識與瞭解。

臺灣館05

此外,在臺灣館還有一個首創的亮點,就是邀集全國14縣市共同策展,從北臺灣的臺北市《發聲發生》、新北市《客之譯術》,展現「都會客家」的風貌;到臺三線的桃園市《客家無限之詩》、新竹縣《信念匯聚之地》、新竹市《客家煉金術》、苗栗縣《山項尋》、臺中市《沐山之客》,沿途經南投縣 《客中有客,南投好客氣》、雲林縣《覓覓詔安》,轉進臺九線沿途的臺東縣《客家‧原鄉‧新故鄉》、花蓮縣《洄瀾縱谷好客》接續進入臺南《臺南 400‧客與同行》, 最後到達六堆區域的高雄《觸動未來客》、屏東縣《聚域屏原之客》;每一個縣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元素,也有各自不同的客家文化展現。

臺灣館06

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於811日至1015日在桃園盛大舉行,共規劃世界館及臺灣館2大主展館,還有8大副展館、17個衛星展館;其中臺灣館位在中壢青埔領航北路一段99號,週一至週四開放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7點,週五至週日則是從上午10點開放至晚上9點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秉陞 的頭像
    秉陞

    餅乾的 3C 札記

    秉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